第四届能源行业合规管理经验交流会在成都举办

时间:2025-10-30 来源:国际标准体系建设

10月23日,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和《企业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四届能源行业合规管理经验交流会在成都举办。本次会议以“AI+穿透式监管,助力法治央企建设”为主题,汇聚了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各能源集团所属单位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和合规管理干部,共同探讨能源企业合规管理的前沿趋势与实践路径。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工信部原总经济师许科敏,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吴姜宏,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文德出席交流会并致辞。会议由企业管理出版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企业家》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陈静主持。


领导致辞 方向指引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

侯云春以连线的形式,发表题为《持续强化合规管理,推进法治央企建设》的重要讲话。侯云春强调,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法治企业。年初,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法治工作会议暨加强法律纠纷案件管理专题推进会,对持续强化合规管理作出重要部署,为中央企业加强合规管理提供了行动指南。

侯云春进一步表示,要深刻认识持续强化合规管理的战略意义。合规管理不仅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具体体现,更是建设法治央企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需要从企业防范化解风险、企业提升治理能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三个维度提高合规重要性的认识。

侯云春表示,要立足能源行业特性,探索合规管理新路径。他充分肯定了能源企业在合规体系构建、合规文化建设、合规有效性评价与合规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针对电力等基础产业的特有属性,应从三个维度持续加强合规管理:一是推动合规管理与企业治理体系深度融合,二是推动合规管理与管理体系深度融合,三是推动合规管理与技术应用深度融合。

许科敏表示,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战略。我国正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能源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既肩负着保障能源安全、推动“双碳” 目标落地的重大使命,也面临着市场化改革深化、技术迭代加速、监管要求趋严的多重考验。合规管理作为企业行稳致远的生命线,亟需借助“AI+”实现跨越式升级。

许科敏强调,围绕“数智赋能,推进智慧合规建设”要有三点认识。 第一,智慧合规是破解行业痛点的必然选择。构建“技术 + 法治” 的双轮驱动模式,既能破解传统监管 “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 难题,也能为企业合规管理减负增效。第二,智慧合规是构筑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之举。要实现从 “被动应对” 向 “主动防控” 转变,从 “单点合规”向“系统合规”转变,从 “国内合规”向“跨境合规”转变。第三,智慧合规是布局治理现代化的系统工程。通过筑牢基础框架、聚焦核心场景、健全保障体系、分阶落地推进,实现合规与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

张玉清表示,法治央企建设是动态提升的持久过程,AI技术是赋能企业现代治理的重要抓手。能源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更应把握这一技术变革发展机遇,利用数智赋能智慧合规,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张玉清指出,对于能源企业而言,“AI+穿透式监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破解多级架构监管难题,实现全链条可视可控;二是构建全周期风控体系,提升合规管理效能;三是降低治理成本,赋能精细化运营。

张玉清进一步指出,推进能源企业“AI+穿透式监管”落地,需要把握三个关键原则:法治引领是前提,数据安全是底线,协同赋能是关键。


吴姜宏在致辞中指出,依法合规是治企之道、兴企之本,企业只有依法合规经营才能行稳致远。党的二十大作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部署,强调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强化法治企业建设已成为企业应对风险挑战、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吴姜宏认为,建设法治企业,强化合规管理,首要在于筑牢法治理念根基,核心在于健全制度体系支撑,关键在于提升法治实践效能,保障在于深化内外协同联动。


王文德在致辞中指出,四川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建设本质合规企业,坚持优化现代企业制度,系统推进内控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坚持完善业规融合机制,构建“大合规”工作格局;坚持推动穿透监管落地,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全级次合规管理质效,为公司加快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全面提升“五个价值”提供了坚实保障。王文德表示,面对能源行业法治合规管理新趋势、新变化,四川公司将与同行携手共筑“协同共治”新生态,在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担当、展现作为。


企业家谈法治央企建设



刘明忠表示,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近年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广大国资央企认真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持续深化治理完善、经营合规、管理规范、守法诚信的法治央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他强调,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艰巨而繁重。中央企业亟需进一步运用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关键一招”。

围绕法治央企高质量发展,刘明忠提出五个突出和五个着力:一是突出政治领航,着力以科学理论把牢前进方向;二是突出机制创新,着力以深化改革提高建设质效;三是突出文化构筑,着力以生态营造夯实发展保障;四是突出数字赋能,着力以现代技术重塑管理价值;五是突出协同联动,着力以强大合力确保责任落地。

刘明忠指出,依法治企是治企之道、强企之基、兴企之本、健企之策,是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长青不败的基础。站在新起点,承载新使命,广大央企、行业组织等力量要继续共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法治央企建设,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主旨演讲  洞察发展路径



针对能源企业法律合规工作发展趋势,杜江波提出四大判断。一是监管一体化,企业合规正从单向合规向全链条、全风险合规转型;二是合规绿色化,企业ESG正从软约束发展为硬指标;三是合规路径的科技化,数字化的转型和赋能,为能源企业的法律合规提供了新的方向;四是能源合规的国际化,能源在国际化合作方面,风险与机遇并存。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起草专家之一,胡继晔在演讲中指出,尽管穿透式监管是应对电力系统复杂化、市场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但在实践层面仍面临多重挑战,未来需推动科技与法律融合,向服务型监管迈进。

胡继晔表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现监管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下的穿透式监管平台,以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率和精准度。同时,必须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框架下,推动针对能源穿透式监管的专项法规和规章立法,为监管实践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胡继晔特别强调,穿透式监管的最终目标是向“服务型监管”迈进。“它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更是预警风险,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围绕如何切实提升企业合规管理的有效性,王志乐提出了四点前瞻性建议:第一,进一步完善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合规要求与企业战略及业务流程深度融合;第二,强化专项合规管理,重点关注ESG、供应链、跨境投资等关键领域;第三,开展合规管理有效性评价,积极应用新发布的ISO 37302等国际标准;第四,开展合规管理体系认证,特别是“走出去”企业应争取国际认证,实现持续改进。


典型经验交流 硕果累累


典型经验交流环节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副秘书长边海光主持,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总法律顾问辛民,南方电网共享运营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磊,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谢国胜,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总法律顾问、合规官孙世光,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法律合规部主任栗璐,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石油分公司企管法律部经理顾永康,分别作企业合规管理的创新实践分享。


圆桌共议AI+监管

智能风控成共识



交流会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合规委员会副主任叶小忠主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法律部法律管理处原处长李辉,中国石化江苏油田企管法律部副经理余静云,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法规部副总经理罗江筑,北京幂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石玏,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杨军就“AI+国资国企穿透式监管”议题进行圆桌对话。专家一致认为,当前推进AI技术在监管中应用的核心挑战并非技术本身,而在于企业认知和组织机制的适配。通过AI技术实现业务与监管的深度融合,构建智能风控体系已成为必然趋势。专家强调必须构建涵盖技术、数据、责任主体和风险意识的完整生态系统,才能确保穿透式监管真正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