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最新解读:2025年绿色工厂评价五大关键原则+四大核心变化

时间:2025-10-15 来源:绿色发展

2025年10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组织召开了《关于开展2025年度绿色工厂推荐工作的通知》线上解读培训会。会议由节能司绿色低碳推进处处长郭庭政主持,系统介绍了2025年绿色工厂培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变化和新要求。本次改革力度空前,旨在推动绿色工厂从“荣誉”向“硬指标”转变标志着“中国制造的绿色大考”正式拉开帷幕

解读培训会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介绍2025年新培育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的重点方向、推荐原则、注意事项等以及如何组织好现有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进行对标评价和结果应用。

二、演示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新功能指导地方应用平台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进行行业分类、得分计算、数据导出等。

本文将为您梳理本次培训会的核心要点,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今年的申报工作。

一、守住初心,把握五大关键原则

郭庭政处长在会上强调,今年的工作需把握好五个关键原则,以确保绿色工厂培育工作回归初心使命,避免惯性思维。


原则一:守住初心使命,避免惯性思维

绿色工厂的初心是引导企业持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而非简单地“编报告、拿牌子”。今年的改革旨在将企业精力引导到对照关键指标进行改造提升上。正如社会评价所言,今年的变化是“从荣誉到硬指标的转换”,是一场真正的“绿色大考”。


原则二:聚焦重点行业,避免侥幸闯关

改变过去覆盖所有行业的做法,今年重点聚焦梳理出的53个重点行业。这些行业或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或是关乎国际绿色竞争力的关键产业。推荐和培育的重心将向这些行业倾斜,企业应避免通过“通用标准”闯关的侥幸心理。


原则三:用好评价工具,避免人为干预

所有评价指标均已内嵌至“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企业通过线上自主填报数据和上传佐证材料即可完成申报,全流程留痕可追溯。这把“尺子”为所有企业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最大限度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原则四:统筹新旧工作,避免只推新不理旧

新申报与现有绿色工厂的对标工作需并行。一个地区已有绿色工厂的平均水平将成为推荐新工厂的“分数线”。通知明确指出:

图片1.png

这是地方推荐工作必须严守的第一道关卡。


原则五:坚持优中选优,宁缺毋滥

今年不设各省推荐名额,但并非没有门槛。各地推荐的质量和通过率将作为后评估的重要内容,并影响下一年度的工作。因此,地方和企业都应珍惜精力,严格把关,确保推荐的企业真正具备标杆水平。


二、四大核心变化,评价体系全解析

本次改革在评价指标、重点方向、评价方法和平台应用上均有重大调整,旨在让申报流程更简化、评价标准更量化、工作导向更清晰。


变化一:评价指标大幅优化

评价指标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核心是“删繁就简,突出量化”。

· 数量锐减:从过去的92项定性为主的指标,简化为14项以定量为主的核心指标

· 权重调整:定量指标权重提升至90%以上,节能降碳和资源循环相关指标权重合计达到60%左右

· 思路更新:评价维度从“五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用地集约化)更新为新的“五化”,更聚焦实际产出。


图片2.png

变化二:明确53个重点培育方向

为突出节能降碳导向,工信部聚焦8大领域的53个细分行业作为培育重点。企业申报时,若属于这些行业,需采用对应的行业建设指南进行评价;若不属于,则采用通用评价要求。

图片3.png


变化三:评价方法极大简化

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今年的申报流程删除了编制第三方评价报告的强制要求。

· 无需第三方评价报告:企业只需在线如实填报数据,并按要求上传佐证材料,即可完成自评价和申报。

· 佐证材料自主可控:所需的佐证材料(如产品碳足迹报告等)不强制要求由第三方机构出具,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编制或委托编制。


变化四:平台应用功能强化

“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不仅是申报入口,更是一个强大的管理工具(“尺子”)。

· 对企业而言:可以用“尺子”衡量自身得分,与行业先进水平进行对标,找出差距,明确绿色低碳改造方向。

· 对地方工信部门而言:可以用“尺子”掌握本地区企业绿色发展水平,精准指导企业提升,从而实现从“评审发帽子”到“持续培育”的转变。


三、新申报与现有工厂的工作要求

今年的工作面向两类主体:新申报企业和园区,以及已有的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园区。两者的工作任务有所不同。


1. 新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园区

登录管理平台,选择“新申报”,根据所属行业(53个重点行业或非重点行业)的评价要求,如实填报数据并上传佐证材料即可完成申报。


2. 现有国家级绿色工厂/园区

同样需要登录平台,选择“现有”,对照新的评价要求开展自评价对标。这项工作不仅是为地方推荐提供基准,也关系到自身资格的保持。会议明确了“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图片4.png

企业可通过平台上的“绿色制造名单查询”功能确认自己的在册状态。对于对标结果,工信部会定期予以告知,确保信息的透明。